白癜风 雅亿姐: 我妈在我3岁时离婚,去大城市闯荡,有十几年的时光未出现。 后来,当她以比同龄人年轻十岁的姿态出现时,我还是毫无骨气地屈服了。她一抱,让我心里的恨啊、狠啊、哭一会儿就没了。 我妈真漂亮啊,又能说会道,很会赚钱。小地方留不住她,她对我也没有太多的感情。 我在继母手里讨生活,寄人篱下看人脸色,直到高考改变了命运。 在我妈的授意之下,我考入上海财大。我亲爸忙着养活他与继母生的一对双胞胎。 我的生活来源,就是我妈与继父。 我继父大周,比起我的生父更幽默、有趣。他身上有一种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良好教养,不给人压迫感。 寄人篱下、左右尴尬的滋味,我早早品尝了——亲妈的家里有继父,亲爹的家里有继母。他们是完完整整的两户人家,就我,尴尬的多余人。 如果不是心里有+的饶恕,我早被苦毒充满,心灵扭曲不堪了。因有真理的教导,我选择饶恕所有人,祝福亲妈后妈亲爸后爸,一半血缘的弟兄姐妹们。 大学时,我每周末回继父的家。 继父经常加班,老妈忙于生意。 我成了小我10岁妹妹的陪读。妹妹漂亮、聪明、占尽先机却又单纯懵懂,继承优势基因,还有继父家里未来的丰厚产业。 每次带她去楼下玩,总有人问:“她父母雇你做家教,花多少钱?” 我再怎么打扮,还是有种小地方出身的土气。 不像妹妹,随便套一件睡衣,都像贵族。她有那种出生于富裕家庭,安详环境中成长的孩子特有的大气。 那种随意乐观、三观端正、积极向上的江浙沪独女状态,是我没有的。她习惯分享,常东西送给同龄人。至于我,内心深处总有一股子潜伏的自卑与不服。 我奋斗一生,也不够她的起点啊! 22岁,我考研失败,初恋被男友劈腿,人生昏暗得如雾霾季。12岁的妹妹,如愿以偿地被音乐学院附中录取,还被广告公司看中,以玩一玩、不赚钱的心态接拍一些广告。 看她的轻易灵巧、顺风顺水地发展,我觉得是上天在嘲弄我努力只配嘴啃泥。 每次归回真理、跪下悔改,我为自己怨天尤人的罪恶来哭泣。我谦卑说,赏赐的是你,收取的也是你,你要给谁多,就给谁多,我凭什么论断呢? 毕业季,我挤在应届生求职的人潮中,又挤在入职培训的大流中,低三下四地想靠自己力量谋一份生存。 妹妹微信告诉我:某老师对她何等凶、某男生对她何等好、某同学对她何等嫉妒……我看来都是小屁孩不足一提的事儿。 我在刚工作的前几年,加班昏天黑地,卑微得毫无尊严。在没日没夜的劳碌里进步着、成长着,一点点甩掉唯唯诺诺的自卑感。 妹妹的朋友圈是世界各地的风景、肤色各异的朋友,各种各样艺术展览。 我疏离老妈,她也疏远我。她懂我的要强与固执,用这种彻底放手、不闻不问的态度尊重我。 妹妹在一家的瞩目关切中成长,直到来到悖逆的青春期。 一天,我加班到10点。 走出电梯时,她看到我就惊喜地扑过来,说:“姐,我离家出走了!” 我带她吃夜宵,继父的电话来了:“你那里应该只有一张床吧?让你妹妹睡沙发!她啊,就缺少这方面锻炼,让她吃点苦头,你千万别宠着她……” 继父知道我跟一群女生合租的条件艰苦,也知道我不可能委屈他的大小姐,所以用这种方式叮嘱我一番。 接下来的几天,我晚上睡沙发、早晨煮早饭,下班后像老妈子一样伺候着周一笑。家里到处是外卖盒、脏衣服、随手乱放的东西。室友们纷纷抱怨:“你从哪里搞来一位少奶奶?!” 妹妹那副爱理不理的模样,富贵闲人的心态,永远不屑将别人的异样眼神放在心上……我越看越讨厌。后来,我们为一点小事吵了起来。我像一只老鹰扑向小鸡那般骂她:“你凭什么来掺和我的生活!要做大小姐你就不要离家出走……” 我打车将她送回家说:“看到我这么凶,你会觉得你爸咱妈对你够好了!感恩吧!” 她乖巧地点点头,走的时候还跟我说“再见”。 看着她的背影,我有了一种“长姊”的感觉。原来过去我对她那种和气的疏离感,阻碍我发自内心地去爱她疼她;而今天这种吵架,竟悄然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 她回家没跟人提我发飙的事情,只讲我对她何等好。 此后,每隔几个月,她与父母闹僵就到我这里“避难”。 我越来越不客气地教她收拾垃圾、烹饪理家、尊重别人的隐私,偶尔带她像闺蜜一样去逛个街,买件衣服。 因为我在职场上混出点气质,我们不再被质疑为亲姐妹,常有导购小姐对她说:“有个为你买单的大姐姐,多好命啊!” 随着妹妹越来越依赖我,继父跟我的关系也越来越拉近。他不再端着“继父”的架子,而是哥儿们一样给我指点职场上的迷津,提供一些资源。 25岁,我想在上海买套小公寓。 亲爹给了一万块,老妈偷偷给了我一大半的首付,继父主动又借我一笔钱,我也打了他一个借条。妹妹去美国读大学那年,我晋升为公司片区的销售经理。送走妹妹后,蓬勃了半辈子的老妈,不知咋地,迅速苍老。 有时候,看着发福秃顶的继父,围着我老妈唱小曲,我会想:如果我是我妈,当年我会不会离婚?会不会孤身一人来大城市打拼?她抛弃我,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吧? 那位爱我的老天,也把坏事变成了好事,让我多少能有所借力,未婚先买了房。 信仰,让我变宽阔了。 曾经觉得无法饶恕的人事物,我都可以换位思考,看到对自己的益处,不再纠结了。 再后来,我同父异母的双胞胎弟弟也来上海读书了。 对他们,我尽量仁慈慷慨。 有给人的,就有给我的,我深信这一点。 给出物质,是简单的。给出恩慈与爱,这背后是饶恕与自我对付。看着亲爸亲妈后爸后妈都在变老,我感觉到自己在慢慢成熟起来。 老妈年轻时候的英气、魄力、魅力荡然无存,常用空洞的眼神盯着天花板……妹妹在异国他乡成熟得很快,直觉让她对家里的事情洞若观火,又假装不知。偶尔,她会对我说一些暖心的话。比如:“西餐吃得想吐,真想你做的番茄蛋面。” 放假,她飞回来看我们。 每次送机场,我妈都不去。临别时,妹妹都伏在我肩头哭。 我说:“多大还像小孩一样哭。” 我掏出纸巾,帮她擦掉弄脏的睫毛膏。看着这吹弹可破的皮肤,我还是存着几分嫉妒羡慕恨——谁让她是江浙沪独女呢?谁让她小我大呢?大的总要承担更多,让小的去轻装上阵、好好生活…… 这些年,我妈与继父一直在撮合我们的关系,我也努力、打拼、踮起脚尖够着更好的生活,岂不是让她有个伴儿,有个肩膀,有个家的安全感吗? 每次,看着她推着大箱子消失在安检的身影,我会不争气地掉几滴泪。 讲真,我每天卷生卷死,还贷供车,刷朋友圈时,好羡慕妹妹江浙沪富家独女的生活啊。 不过转念一想,要凡事感恩,看看她享受到,过得好,我也挺开心,为她祝福的。呵呵。 阿希 雅亿说 我有很多读者,来自婚姻破碎的原生家庭。 父母各自成家,他们变成了多余人。 有人,一辈子活在孤儿的感觉里。 有人,选择了饶恕与祝福,蒙受了很多恩典。他们跌跌撞撞成长,受伤很多,但一次次战胜内心的怨恨,给予了别人宽容,最后自己也收获了很多惊喜。 阿希的这条路便是如此。与同母异父的妹妹相比,她是最卑微的那个。也怨恨过,但她选择不让怨恨留在心里,也因此她能更专心工作,有了经济与职场提升,更为宝贵的是,她貌似一直在吃亏认命,其实活出了“墙外枝子多结果子”的生命,收获了周围人的尊敬与爱戴。 多好啊,不是江浙沪独女,而是心宽似海的长女。 活成生活大女主,不香吗? 少年负轭,感恩以对。 学习放下论断,对付自己,不怨天尤人,不与别人的好命作比较。把内心撑得宽广,也就厚德载物。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