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天禧四年(1020年)6月16日,宰相寇准被罢相; 11月23日,宰相李迪被贬郓州,丁谓成为大宋首相,冯拯为次相,任中正、王曾担任参知政事; 曹利用任枢密使,钱惟演任枢密副使,第二年正月21日,张士逊任枢密副使。 大宋两府宰执就此成型。 曹利用、钱惟演、是丁谓铁杆,冯拯、任中正、张士逊已经向丁谓投诚。 剩下一个王曾,非常滑头,李迪恶斗丁谓时,他一直都没插手,当宋真宗问起这事时,他还说是李迪的错。 这让丁谓对王曾产生了误会,以为王曾抛弃了李迪,对自己投怀送抱。 但是丁谓万万没想到,最后自己就是被他玩死的。 不过,此时王曾只能韬光养晦,耐心等候时机,对丁谓千依百顺,言听计从。 因此,这届两府宰执,是一个以丁谓为绝对核心,“团结紧密”、富有战斗力的班子。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丁谓宰执天下,还是老一套,任何事都绝不跟其他宰执商量,他一个命令下来,自次相冯拯而下所有人都得无条件地遵守、不打折扣地执行。 没有人可以和他商量,更没有人能反对。 难得丁谓精力旺盛,他也没有忘记自己最擅长的整人运动! 丁谓要整谁呢?寇准和李迪! 02 其实,丁谓恶整寇准从来就没有停过。 这年7月28日,周怀政政变失败,寇准贬知相州(今河南安阳),并且勒令即日离京,不许逗留。 不久,宋真宗下旨,“除小处知州”,意思是要把寇准改贬到一个小州。 丁谓一看,圣旨意思不够精准。 他公然矫诏,在圣旨上多加了个字,改成“除远小处知州。 ”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一字之差,天差地别。当时,李迪还担任宰相,他勃然大怒,反驳道:“向者圣旨无远字。” 丁谓不慌不忙,冷冷地说道:“君面奉德音,欲擅改圣旨,以庇准耶?” 他直接一顶大帽子扣上,你这是要包庇寇准吗?李迪没话说了,寇准再次被贬为安州知州(今湖北孝感)。 8月23日,寇准再次被贬为道州(今湖南永州)司马。 一个多月,寇准这位前宰相三次被贬,官越贬越小,地越贬越远。 就在寇准途经零陵道时,他被当地一帮少数民族给打劫了,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被打劫了个干净。 好在寇准命不该绝,这个少数民族酋长竟然知道寇准的威名,马上叫人把东西还给了寇准,寇准这才逃过一劫,保住了一条老命。 丁谓有没有在背后主使,只有天知道。 就在寇准被丁谓整得欲仙欲死时,宋真宗忽然心血来潮,想起了寇准这个肱骨之臣。 他问身边人:我好久都没看到寇准了,这是为什么?旁边人面面相觑,都不知该如何回答,打个马虎眼就过去了。 更搞笑的是,宋真宗一直到临死前都还在念叨,寇准、李迪是国之重臣,值得托付。 这会才想起托付寇准、李迪,早干嘛去了。 03 乾兴元年2月19日(1022年3月23日),宋真宗在延庆殿驾崩; 2月21日,监国一年多的太子赵祯正式登基继位,是为宋仁宗。 宋仁宗当时才12岁,朝政大权落入太后刘娥和丁谓手中。这时,开封城流传一句民言:“欲得天下宁,须拔眼中钉;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 眼中钉指的就是丁谓,寇老指的就是寇准。 丁谓一听这个就火了,看来寇准挺得人心啊,居然还能煽动百姓在背后中伤我! 这是寇准的反攻倒算,必须严厉打击! 听说寇准在道州怡然自乐,小日子过得挺不错? 行,那就给他换个地,让他这个北方佬去看看南边的大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李迪贬为衡州(今湖南衡阳)团练副使。 而且,丁谓还给这对难兄难弟安排了一个非常的罪名——“朋党傅会”!宋朝开国这么多年,被贬的官员不计其数,贬来贬去,升来升去,被贬的罪名,各种各样。但是,以朋党公开定罪,这还是第一次!甭管之前大臣有没有结党,就算结党,也只是心照不宣,没有摆上台面。直到这一次,朋党被掀开了最后一丝遮羞布,正式登上了大宋政治舞台!也就是说,寇准和李迪非常荣幸地成为了第一个被大宋朝廷官方认可的朋党创始人!这是载入史册的“荣誉”,恭喜两人中此巨奖。获奖感言就不必发表了,丁大宰相不会听的。 一旦出现朋党,被贬的可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批两批一大批! 丁谓趁机把寇准李迪的一众心腹党羽,连根拔起,就连关系亲密的人也通通不放过,将政治报复发挥到了极致。 可丁谓还不满意,不仅要把寇准、李迪贬到荒野之地,还要让他们俩身败名裂! 丁谓下令,将寇准、李迪被贬的罪行和原因,公诸于众,传播中外,晓谕天下! 丁谓甚至没有忘记给契丹兄弟和党项人发个微信。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丁谓“仍播其罪于中外”的要求。 当时这份传播中外,晓谕天下的贬官制由知制诰宋绶负责起草。 根据丁谓的指示,宋绶给寇准批了四个字——“为臣不忠”; 李迪也批了四个字——“附下济恶”。 这样的评论,对于一个大臣来说,是最严厉的污蔑。 当宋绶昧着良心写完这样的贬官制后,心里五味杂陈。 既内疚又惭愧; 既同情寇准、李迪等人的遭遇; 又怕自己有朝一日在丁谓手下会步二人后尘; 更担心自己一世清名,毁于一旦,落得个阴附丁谓,残害忠良的臭名。这是自诩清正的宋绶,一生最难以启齿的痛处! 饶是如此,丁谓还大为不满。 小宋,你到底会不会写文章? 寇准的罪责揭露得还不够深刻,不够清晰! 你滚开,我自己来写!丁谓在寇准的贬官制后面上加了一句: “当丑徒干纪之际,属先皇违豫之初,罹此震惊,遂至沉剧” 意思是,寇准这个“丑徒”在朝廷上祸害人间之际,正好先帝(指宋真宗)龙体不安。 先帝身体本就不好,被寇准这么一吓,给吓死了! 先帝之死,寇准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他是逼死先帝的弑君恶臣! 这样的贬官制,一旦颁布天下,寇准将会成为大宋开国以来,十恶不赦,万死不辞的大奸臣。 关键时刻,王曾看不下去了! 寇准好歹也是于国有功的宰相,这对他太严厉了,太过苛责了,绝不能这么写。 结果,丁谓“含情脉脉”,静静地审视王曾一会,看得王曾心里都有些发毛。 然后,丁谓慢条斯理、轻言细语地对王曾说道: “居停主人恐亦未免耳。” 原来,当年寇准刚被罢相时,王曾把自己房子借给寇准住。 “居停主人”意味深长,可大可小。 往小了说,这是王曾对前领导的关心,值得表扬; 往大了说,一旦上纲上线,王曾就是寇准的同党。 寇准的罪行早就被丁谓定得死死的,谁为寇准求情,谁就是寇准同党,下场只有一个——被贬! 王曾瞬间就没话了,再说下去,除了白白把自己搭进去,一点用没有! 寇准、李迪的贬官制就此颁布,两人彻底被打落凡尘,声誉遭遇毁灭性打击! 丁谓一手炮制了大宋开国以来最大的冤案,寇准沦为了乱臣贼子,直到十多年后,亲政的宋仁宗才为其恢复荣誉,洗刷冤屈! 04 然而 丁谓又玩了个花招! 当朝廷派出使者将贬官制送交寇准、李迪两人手中时,丁谓往使者行囊里加了个很长很细,却又很显眼的东西。 一把剑!丁谓让使者把这把剑挂在马前,露出剑穂,让人一眼就能瞧出这是把剑。 丁谓非常关怀老同志,日理万机之余,还给老同志送温暖,送礼物。 问题在于,丁谓的私人礼物和大宋朝廷的正式诏书混在了一起!不仔细看的话,很有可能让人产生一个十分不好的错觉,这剑是朝廷赐给寇准、李迪的礼物! 当朝廷使者分别赶赴道州、郓州时,沿途很多人不禁恻然泪下、兔死狐悲,看来寇准、李迪死定了!奸臣当道,残害忠良,这大宋的天,怎么就这么黑呢?当使者来到郓州州衙后,他面无表情,没说一句话,只露出半柄长剑,将所有人都给吓呆了。然后,他接见了郓州所有官员,唯独不见李迪。李迪一看这模样,万念俱灰,真的以为朝廷要将自己赐死。 他也没心情去接旨了,而是转身回到房间,上吊自尽!好在李迪的儿子李东之发现及时,救了自己的父亲。使者一看,好嘛,你李迪居然敢不接旨?使者直接把李迪给关了起来,剥夺他的自由!如果有人探望李迪,使者也不拦着,只是当面一一记下各人名字,意思很明显,威胁探望的人,朝廷将会秋后算账。至于别人送吃的给李迪,送可以,不能给李迪吃,谁知道你们有没有下毒,不能再让他自尽了。使者什么也没说,却比什么都厉害,给所有人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兔子逼急了还咬人了,终于有人忍不住了。 李迪一个叫邓余的宾客,忍无可忍,直接跳了出来,放了句狠话: 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你也别在这装神弄鬼,故弄玄虚,你就是在讨好丁谓,想害死我主人。 我邓余贱命一条,我不怕死,如果我主人被你弄死了,我奈何不了开封城的丁谓,但我能弄死你,你信不信? 不怕讲理的,就怕耍横的,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邓余一看就不是什么良善之辈,郓州天高皇帝远,真逼急了他,宰个太监那不跟杀鸡一样? 这个使者怕了,装不下去了,马上宣读了诏书。 李迪大松了口气,原来只是贬官,不是赐死! 李迪不敢久留,马上奔赴衡州报到。 再来看寇准,奔赴道州的使者和前面的使者一样,话不多说,只露半把长剑! 但是不一样的地方出现了,这个使者惊讶的发现州衙里酒香扑鼻,歌声绕梁,余音袅袅。 寇准正在举办一场盛大的趴体! 寇准喝嗨了,放浪形骸,身上连像样的衣服都没穿! 很好! 要的就是你寇老西前一刻笑,后一刻哭! 你现在笑得多欢,等下就哭得多惨! 使者转身就走,我就是宣传皇命的,你们随意。 在场的人谁敢随意?谁还敢继续喝酒? 道州官吏们立即求见使者,诚惶诚恐,静听吩咐。 使者摆起了架子,道州官员求见,他恕不见客! ——你丫的,谁才是客? 道州官员问他有何指示,他拒不回答 ——你丫的,你不说话,鬼知道你要干什么! 使者的这个态度,让众人惶惶不安,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事。 但突如其来的使者,冷酷无情的态度,引人注目的长剑,这意味着什么,开封人懂,郓州人懂,道州人也懂。 在场所有人都为寇准捏了把冷汗,看来这就是寇相公最后的晚餐了。可寇准仍坐在府衙里喝酒听歌,无动于衷! 小样儿,跟我玩这出? 当年契丹人千军万马,可曾见我寇准有半点惊慌失措? 一柄长剑就想吓唬我,你蒙谁呢? 过了一会,寇准不耐烦了,直接派人对使者道: 你小子也别跟我面前装了,如果朝廷要赐死寇准,那就请你把诏书拿来给我看。 使者没办法,再也无法装下去了,这个寇老西不好应付啊,只能开始传旨。 寇准表现得很随意,直接跟旁边人借了件很不得体的衣服穿上,大大咧咧地就接旨了。 原来不过是贬官而已,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寇准接完圣旨,哈哈一笑,脱掉刚借来的衣服,招呼宾朋再次入座,大家接着喝! 喝完这顿,我们就不知道何时能再见了,自古以来,被贬雷州的人,可没几个能得以生还,看来我寇准要死在雷州了。 于是,酒宴继续,气氛又达到了高潮。 寇准一直喝到了晚上,之后才潇潇洒洒的奔赴雷州上任。 05 如果李迪和寇准真的自尽了,丁谓会笑掉大牙。 这哥俩可真有意思,我可从来都没有说过要他们死,他们自己找死,和我没关系! 什么? 是我送了剑,他们才自杀? 搞笑,剑为兵中君子,我送把剑给他们,是夸他们是君子呢,有什么问题吗? 有人看不下去,问丁谓,如果李迪真的死了,你觉得后世史书和天下士人会怎样议论你? 没想到,丁谓冷冷一笑,回答道: “异日诸生记事,不过曰天下惜之而已。” 就算日后读书人议论此事,只不过是说一句可惜罢了。 这就是丁谓,阴毒无耻,肆无忌惮,嚣张跋扈,杀人不见血。因此,在《宋史记事本末》中,专门为丁谓开了个豪华包厢 ——“丁谓之奸”。 大宋王朝,能成为宰执的,没有几个干净的,谁不是历经残酷的官场争斗,才能笑傲群雄? 大家为了往上爬,各有各的手段,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阴谋诡计,尔虞我诈,只是寻常之事。 可丁谓玩得太过火了。 朝争可恕,欺君难容,宋真宗神智昏迷,他就敢当面撒谎欺君! 杀人不过头点地,大宋朝争,点到为止,贬官就完事了。 丁谓将寇准、李迪贬官很正常,可他竟然借机报复,大肆株连。 置人于死地不说,竟然还要让寇准身败名裂,永世不得翻身! 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丁谓做得太绝了,绝到让所有人胆战心惊,无法忍受。 如果,丁谓能一直大权在握,大家也就忍了,惹不起你,还躲不起你吗? 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你丁谓就能一直顺风顺水,等到你倒霉的时候,你有想过别人会怎么对你吗? ——未完待续—— 融资融券 https://05089.cn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