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充值 上海已经实施了72h常态化核酸检测,这周末又来了一轮全员筛查。 身心俱疲之际,在网上无意看到一个数据。 根据国家卫健委的统计公报,2020年我国个人卫生支出2万亿元,2021年的数据还没公布。 我心里顿时一惊。根据东吴证券、财新网的专题研究报告,常态化核酸检测只考虑一二线全覆盖,每年光检测费用至少有6670亿元。上海证券研究显示,仅考虑城市人口,全国范围内至少将新增75万个检测点。假设每个检测点的人员工资和水电是2000元/天,那么一年就是5475亿。 两个数据加起来合计1.2万亿。 一二线城市总人口有5亿,如果常态化核酸检测推广到全国,很容易突破2万亿。 按照这个数据推算,常态化核酸检测的费用,足以实现全民免费医疗。 还有这么几个数据,根据国家医保局的统计,2021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险(不含生育保险)基金总支出2.1万亿元,跟常态化核酸检测的费用差不多。 其中我国医保的个人筹资总额为1.6万亿,如果把核酸检测这部分钱省下来,老百姓都可以不用给医保交钱了。 1 普适性 今天的文章重点,不谈核酸检测,只谈免费医疗。 首先有一个根本问题:我国是否具备免费医疗的实力? 设立免费医疗制度,这是大多数国家普遍实行的制度,金砖五国(中印俄巴南)里四个国家都是免费医疗。 这话不是我说的,是医疗专家李玲在2020年4月的时代财经专访中说的。 李玲,北京大学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担任国务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评估专家组成员、世界银行中国医疗卫生改革专家顾问。 印度人均GDP是中国的1/6,俄罗斯人均GDP跟我们差不多,但两国在十年前就宣布了全民免费医疗。 所以,李玲在访谈中直接喊出,中国推行全民免费医疗的时机已成熟。 中国一直在探索免费医疗。2009年,陕西神木县重磅推出免费医疗,当地居民每年只要花10块钱就能享有免费医疗,因为剩余的钱,通过县财政可以支付。此项政策落实的第一年,除去国家的医保报销金额,实际花去神木县8600多万元的财政资金;2010年,1.36亿元。 只占神木县税收收入的1/20。 对此,县委书记郭宝成说:“不过是一个县少盖半座楼,少修半条路的钱。“ 沿海发达地区都做不到的事情,西北偏远的神木县却做到了。在具体措施上,神木县并非靠钱砸,而是彻底打破身份界限——农民、城镇居民,干部、职工全部执行同一标准。 2010年,时任卫生部部长陈竺亲自到神木调研,他指出,这一模式可在全国复制,“不仅在百强县做得到,前三百到四百强的县都可以做到。” 郭宝成胸有成竹地对媒体说:“搞不搞免费医疗,其实关键不是有没有钱,而是理念。” 如今的神木县已经褪去光环,但敢闯敢干的精神一直被人称赞。 2 含义 免费医疗,并不是全民看病不花一分钱。 全球只有古巴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免费医疗,即患者看病完全免费。其他国家仍需支付一定的费用。 免费医疗,又称全民医疗保险。在这种模式下,由政府财政负担大部分医疗费用,个人只少量支付费用,一般不超过20%。 以2009年的神木县为例,医疗报销实行起付线制度:起付线(乡镇医院200元、县级医院400元)及以下住院医疗费用由本人自付,起付线以上的合规费用,100%报销。 所以,免费医疗的核心不是免费,而是高水平的全民医保:高覆盖、高补助。最终让人看得起病,病有所依,杜绝因病致贫的悲剧。 高覆盖包括两方面,人群和药品;高补助就是报销比例高。 从商业的角度讲,免费医疗其实是一个规模经济的问题。 在药品端,政府出面集中采购,数量大、信用高,能够降低药品单价。 国家医保局在2021年开展三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平均降价52%。 福建省三明市医保局局长徐志銮曾经对记者说,有一个药在三明卖到256元,在第一次国家集中带量采购之后,该药品的价格降到了17.36元,第二次集采更是降至3.83元。 药价的降低,对降低看病成本的影响最大最直接。 在病人端,医保相当于将无数个病人的看病费用提前收取,集中到一个资金池,这个资金池不断有资金流入,但是由于这些病人不可能在同一时间集中看病,从而保证了医保资金的正常流转。 所以,我国的医保基金每年都有结余,累计结余3.6万亿元。 而且医保结算是政府出面,既保证了医院不会出现赊账,也避免了病人成为议价的弱势一方而任人宰割。 这种零售转批发,对顾客和商家都有利。 只要医保基金能够运作好,并不是很需要地方财政。所谓地方财政承受不起免费医疗的支出,是站不住脚的。你就是个替补,甚至是饮水机看守员,轮不到你说压力大。 关于这一点,李玲教授就明确反对“财政难以支撑能力有限”的观点,神木县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采购端疯狂压低成本,销售端集中力量搞团购,病人就医费用急降,药企和医院不用出门就有海量订单,李玲教授很鲜明地指出,从历史和国际上来,“全民免费医疗”是最有效的,性价比最高的——国家花的钱少,老百姓得到的福利最多。 这跟常态化核酸检测是一样的,最初单价上百元,实行医保结算后,单价不断减低,现在单人单管只需要16元。单价虽然暴跌,但量大,核酸企业依然趋之若鹜。 我们能够在一年内实行全民免费核酸,那自然就能够在短时间内实行全面免费医疗。在财力和商业逻辑上,这二者没有本质区别。 回归到我国的医疗事业,自从2009年推行医改,根据国家卫健委的统计,全国卫生总费用从1万亿增加到2020年的7.23万亿,增长速度十分惊人,而且个人支出占比不足30%,大头是国家和社会给解决了。 医保覆盖人群也足够多,截至2021年末,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6亿人,覆盖比例超过97%。 国家对医疗做了这么大的投入,但为何群众的看病负担越来越重、医患矛盾越来越严重呢? 3 医保目录 截至2021年末,我们医保覆盖药物共2860种。但国家药监局的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药品15.44万种。 医保的药品覆盖比例只有1.8%。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现在看病基本使用西药,而医保的西药覆盖比例达到1/3。 但无论怎样看,医保的覆盖药物都是严重不足! 我们药品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药品是基本药品,使用广泛,药价低,614种; 乙类药品是可选药品,疗效较好、价格较高,2219种; 丙类药品是特效药,基本为进口抗癌药、靶向药、新药等药物,15.15万种。 医保目录全部是甲类药和乙类药,其中甲类全额报销,乙类需要病人自付一部分。 最多最好最贵最能保命的丙类药,医保不报销。 话说到这里,也就不必再多说什么了。 医保目录,才是当前医疗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如果说医保只对个别核酸企业的核酸检测进行结算,那么就会导致两个后果: 1、核酸检测的价格居高不下; 2、个别核酸企业成为暴利的赚钱机器。 核酸贵、核酸难,是必然会出现的。 4 公立医院 医保目录覆盖药物的不足,还导致一个严重问题: 医院的盈利压力很大。 在我国的医疗体系里,国有资源占据绝对优势。 我国共有10.2万个医疗机构,民营医院仅占比24%; 我国共有910万个床位,民营医院仅占比22%; 我国共有医疗卫生人员1347万人,民营医院仅占比14%。 特别是我国庞大的乡镇一级,基本看不到民营的影子。 我们有这么庞大而完善的公立医疗体系,这是实行免费医疗的天然优势,但为什么这个优势无法成为现实呢? 因为医院的绝大部分药物并不在医保的结算范围之内,必须是病人自付。批发变成零售,医院的创收压力陡增。 所以我国的公立医院都是自负盈亏,没有财政补贴。一个公共事业,搞成了市场化经营。 公立医院还是创收机制,国家经济在发展,老百姓的收入在增加,但老百姓的医疗负担并没有减轻。 过去上海一个普通门诊大概一百块钱就可以搞定了,包括挂号、检查、吃药。但是现在上海一个普通门诊的费用已经上升到五百块了。也就是说,我们有了医保,医保给你报50%,你自己还是要花250块,你的费用还是比原来高。 一方面是大部分药物不在医保报销范围之内,价格还很高; 另一方面就是过度治疗,过度用药,看个感冒都要验血,做CT是家常便饭。 这就是现在医患矛盾激烈的原因所在。 古人有“宁为良医不为良相”的清高之语,但如今医生成为了暴利和红包的代名词,“白衣天使”的形象荡然无存。 把治病救人的公共服务当成商业去经营,人们怎么会不抱怨? 5 结构 《经济导刊》2021年第9期刊登了一篇文章:《医疗改革是为了保障人民健康,而不是少数人的利益》。 2013年,郎咸平在电视节目中亮出一组数据:9000亿的医疗支出,80%给到了840万人身上。 医保不仅仅是一个资金投入的问题,还是一个社会公平的问题。如果国家投入的医保资金集中用到了少数人群,即使资金量再多,也无法建立普惠性的全民医保。 只会成为一个无底洞。 这就是2009年神木县的免费医疗能够成功的关键之处:不分社会身份,全体成员一视同仁。 6 希望 神木县熄火之后,2012开始的三明医改又给了人希望。 三明位于福建山区,是一个欠发达地级市,未富先老,2011年医保亏损2亿元。 他们首先用雷厉风行的手段,在集采环节发力,降低药品采购价格。 三明发起了一项名为“三明联盟”的药品耗材联合采购行动,从原来三明市内各个医疗机构各自采购变成了三明市统一采购。 效果立竿见影,69种药品采购价降了50%以上,一款名为“洛贝林注射液”的药品价格从92.2元降到了27.3元,最大降幅药品单价从256元直降至7.8元,降幅超过90%。 医药代理叫苦不迭,但三明的医保基金当年就出现了结余。 紧接着改革医院的薪酬体制,医生的收入与开药、化验等业务脱钩,重点考察门诊次数和治病人数,绩效奖金不从医院领取,而是由财政发放。 让医生从赚钱目标转变为治病目标,杜绝过度治疗。 结果,医生的收入不降反升,2011年至2020年,三明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的医生平均年薪从5.65万元增长至16.93万元。 仅此两项重点改革,三明的病人住院天数大幅下降,个人平均自费费用下降,自付比从53.75%下降到29.47%。 医院、医生、病人,三赢! 与神木县建立免费医疗体制不同,三明市主要从药品价格着手,杜绝药物乱加价,减少了病人的负担,也降低了医保负担。 医改总会动摇少数人的利益,在诸多争议之声中,2017年,国家深改组大力推荐三明的经验,为三明正名。2021年3月,国家领导人专门前往三明考察医改成果,旗帜鲜明地指出: “三明医改体现了人民至上、敢为人先,其经验值得各地因地制宜借鉴。” 对三明医改一锤定音,成为推动全国医改的模范生。 很多人喜欢混淆概念,从财政负担的角度质疑免费医疗,这是站不住脚的。 一方面常态化核酸检测的资金投入将近两万亿元,说明我们并不差钱; 另一方面免费医疗的核心是医保,医保资金来源于个人和企业,地方财政支出只是个替补。 疫情两年,中国成为世界抗疫优等生,免费检测、医保结算、财政补贴是中国抗疫取得优异成绩的亮点和基础。所以李玲兴奋地振臂一呼: 这次抗疫是一个非常好的实验,“全民免费医疗”制度改革时机已成熟! —END— 版权所有,欢迎转载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